关于肺结节的诊断,大多数人只注重根据征象描述去判断良恶性,而忽略了治疗过程中症状的调理。
虽说肺结节一般是没有症状的,但是不少患者在发现肺结节后由于情绪上的焦虑而出现胸痛、胸闷和咳嗽的情况,这些症状反过来又会加速结节的变化。
如果单纯的软坚散结,而不注重内在脏腑的调节,肺结节消掉的速度就会变慢。
结合一个门诊案例来说:
这个患者肺结节已经发现3年,结节由最开始的6mm到最近一次检查长到了8mm。患者看网上的信息,说结节大于8mm就要切除,整个人开始陷入焦虑、紧张的情绪。
就诊时自述,自从报出结节长到了8mm,整个人失眠、焦虑、胸闷、还时不时咳嗽。
根据他的CT报告和结节影像可以看出,这个结节就是一个纯磨玻璃结节,结节密度-400左右。
虽然结节增大了2mm,但是密度相对来说几乎没有变化,也没有任何恶性征象描述。完全不需要外科干预。
根据他的症状开方:麻黄,金荞麦,蒲公英,白芥子,紫苏,炙甘草等。
仅仅用方半个月,患者咳嗽、胸闷、失眠的情况就基本改善,心理也放松了不少。后几次调方,着重散结。
前后共调理2个月的时间,患者忍不住复查,结节已经完全消失。患者说早知道结节一发现就来吃中药调理了。
之所以效果较好,是因为在判断结节性质后,优先调理患者当下症状,待各脏腑气机畅通后再着重软坚散结。
大多数的人治疗肺结节,眼睛只盯着健脾、化痰、散结,缺少了发汗解表、行气宽中的药,所以反反复复,效果也差强人意。
方子中金荞麦和蒲公英,它们俩是历代医家治疗“肺痈”的要药。
所谓肺痈就是肺里面长了脓疮,有了痰浊,它得咳出来,一咳还有腐臭的味道,这个时候就会用到金荞麦和蒲公英。
然后是麻黄、紫苏,这两味药发汗解表、温通经脉、助阳化气,是用来开“鬼门”的药。
肺主一身之气,我们做好对皮肤的保护,就等于呵护肺气,就等于保护一身气机升降正常。
最后是白芥子,用它来搜刮身体内的顽痰,用在这里最合适不过。
当然,不少人在发现结节后很心大不在乎,并没有临床症状表现出来。这就要在实际用药中调整方剂各药用量,仔细辨证后用药,方可达到理想的效果。
亿策略配资-配资安全炒股配资门户-配资论坛app下载-实盘交易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